形态描述
形态描述 头胸甲宽度为长度的1.5—1.6倍;表面稍隆起,覆有细毛或光滑,仅额与眼窝区后面、前侧齿基部附近以及各条隆脊之前覆有细毛;前半部具通常的几对隆脊:额脊模糊可辨,侧胃脊相距较宽,中胃脊不间断,后胃脊相隔,前鳃脊稍弯曲;后半部无隆脊。额分6叶(或有4叶的),中央1对最宽呈方形,第1侧叶内侧缘倾斜,第2侧叶前缘钝圆,稍小于内侧2叶。眼窝稍隆起,边缘具2缺刻;内眼窝齿宽、拱曲;腹眼窝缘具1缺刻,其内角突出,钝齿形。前侧缘分5齿,第1齿最大,侧缘略内凹,末齿最小,居中3齿约等大。
第2触角基节很宽,表面的隆脊上具低平的颗粒突起。口前板两侧的隆起面上密布小的颗粒。
第3颚足座节长略为宽的1.5倍:长节外末角圆钝,稍突出。外肢宽度大于座节宽度的1/2°
螯足粗壮,不等称。长节内缘具3或4大刺,刺间或有1—2小刺,前后表面具细微的颗粒:腕节表面除背面近末部略具颗粒外较为光滑,内末角具1壮刺,外侧面具3小刺:掌节粗壮,除外侧面上部与内侧面后基部具颗粒外表面光滑,背面具5刺,内表面、外表面光滑,外表面近腹缘具1光滑隆脊。
步足长、后末角钝圆,指节稍窄于前节。游泳足前节后缘末半部具锯齿。
雄性第1腹肢较粗壮,平缓地向末端趋窄,末部稍弯曲,末端稍呈匙状,外侧缘具12—13根刚毛。
雄性腹部塔形,第3—第5节愈合,节缝稍可辨,第仁第5节不具隆脊,第6节的宽度明显地大于长度,两侧缘大部分平行,仅末部略靠拢,尾节锐三角形。
第2触角基节很宽,表面的隆脊上具低平的颗粒突起。口前板两侧的隆起面上密布小的颗粒。
第3颚足座节长略为宽的1.5倍:长节外末角圆钝,稍突出。外肢宽度大于座节宽度的1/2°
螯足粗壮,不等称。长节内缘具3或4大刺,刺间或有1—2小刺,前后表面具细微的颗粒:腕节表面除背面近末部略具颗粒外较为光滑,内末角具1壮刺,外侧面具3小刺:掌节粗壮,除外侧面上部与内侧面后基部具颗粒外表面光滑,背面具5刺,内表面、外表面光滑,外表面近腹缘具1光滑隆脊。
步足长、后末角钝圆,指节稍窄于前节。游泳足前节后缘末半部具锯齿。
雄性第1腹肢较粗壮,平缓地向末端趋窄,末部稍弯曲,末端稍呈匙状,外侧缘具12—13根刚毛。
雄性腹部塔形,第3—第5节愈合,节缝稍可辨,第仁第5节不具隆脊,第6节的宽度明显地大于长度,两侧缘大部分平行,仅末部略靠拢,尾节锐三角形。
大小
标本测量 头胸甲长/mm 头胸甲宽/mm
♂ 42.9 64.8
♂ 40.0 61.7
♀ 46.5 68.4
♀ 45.5 67.9
♂ 42.9 64.8
♂ 40.0 61.7
♀ 46.5 68.4
♀ 45.5 67.9
生境信息
国外分布
韩国,日本(包括琉球群岛),澳大利亚,土阿莫土群岛,汤加,夏威夷,菲律宾,马来半岛,新加坡,泰国,印度,巴基斯坦,波斯湾,红海,马达加斯加,南非。
国内分布
分类讨论
分类讨论 Tien(1969)描述的来自广东的新种Tha1amitakotoensis,除头胸甲的中、后胃脊形状有些差异外,所有的特征均与Tha1amita crenata(Latreille)相同。Tien(1969)的描述源自单一的雄性标本,这种差异可能是个体差异所致。粗壮的螯足,膨大的掌节,掌节外侧面仅有1条隆脊是本种可资鉴别的一个突出的特征。Dana(1852)描述的Tha1amita crenata标本,螯足掌节外侧面多于1条隆脊,因此不是本种。Takeda和Schimazaki(1974)认为,T.crenata Dana,1852应该是T. danae Stimpson.1858。我们同意这个判断。
标本信息
标本采集地 1♂1♀,西沙群岛永兴岛,1982.Ⅳ.1;2♂♂1♀(抱卵),西沙群岛琛航岛,1982.Ⅲ.17;1d2♀♀,西沙群岛琛航岛,1982.Ⅲ.20;1♂,海南三亚,1955.Ⅺ.15:2♂♂39♀♀(1抱卵),海南新村,1956.I.29:4♂♂5♀♀,海南岛新盈,1958.V 3;11♂♂(6幼)32♀(幼),海南岛三亚,1959.Ⅺ.28;1♀,海南岛三亚,1959.Ⅻ.3:1♀(抱卵),海南岛榆林大东海,1975.Ⅳ.23:1♀(幼),海南岛三亚新村,1958.Ⅲ.18:1♀,海南岛海口,1959.Ⅺ.10;7c舸(6幼)1092(8幼),海南岛清澜,1980.Ⅳ.27;2♂♂1♀,海南岛榆林,1982.Ⅱ.23;1♂,海南岛榆林,1982.Ⅱ.25:2♂♂(幼)39Q,海南岛清澜,1990.Ⅺ.5;1♂(幼),广西北海南万,1954.Ⅺ1.20:1♂,广西斜阳岛,1978.Ⅺ.3:1♂,广西涠洲岛,1980.V 23;29♀♀,广西涠洲岛,1978.X.23;2♂♂29♀♀,广西涠洲岛,1978.X.21;1♂1♀,广西涠洲岛,1978.Ⅺ.6;3♂♂1♀,广西白龙尾,1992.Ⅳ.17;4♂♂29♀♀,广东硇洲岛,1987.Ⅺ.25;1♂(幼),广东硇洲岛,1987.Ⅺ.25;1♂,广东硇洲岛,1987.Ⅺ.26:3♂♂39Q,广东徐闻海安,1987.Ⅺ.22:1♂1♀,广东乌石,1954.Ⅻ.9;1♂1♀,广东闸坡,1987. Ⅺ.6;3♀♀,广东闸坡,1987.Ⅺ.9;2♂♂29♀♀,广东陆丰,1988.X.31;1♂,广东陆丰,1982.X.8:3♂♂1♀,广东汕头,1982.V 4;2♂♂3♀♀,广东南沃岛,1988.Ⅺ.9;1♂1♀,福建东山,1978.Ⅳ.23;2♂♂,福建东山,1978.Ⅳ.23.
标本颜色 头胸甲背面棕绿色。腹面色浅。螯足掌部外侧面浅蓝色,指节暗红色。模式标本产地 红海。
标本颜色 头胸甲背面棕绿色。腹面色浅。螯足掌部外侧面浅蓝色,指节暗红色。模式标本产地 红海。